English
首页<< 常见问题常见问题

微型心电记录仪常见应用场景及采用模式

2013-07-16
  1. 出现心慌心悸、胸痛胸闷、呼吸困难、心前区不适时:启动“事件”模式进行记录,并及时就诊,将结果交医师分析。
  2. 偶发的心律不齐:启动“动态”模式,多次记录24小时左右的心电图,并及时就诊,将结果交医师分析。
  3. 阵发性的心律不齐:启动“监护”模式进行监护,心率过快或慢时,出现声光报警,及时就诊或遵医嘱治疗。
  4. 频发的心律不齐:启动“事件”模式,定时多次进行记录,将结果交医师分析,特别对于接受治疗患者的疗效观察有价值。
  5. 冠心病、心绞痛:平时可定期、定时,发作时马上启动“快速”模式进行多导联记录,将结果交医师分析。
  6. 心肌梗塞搭桥手术及介入手术后、恢复期:启动“动态”模式,反复记录24小时左右的心电图,感觉不适时进行手动标记,并及时就诊,将结果交医师分析;可定时启动“事件”模式进行记录,观察恢复情况。
  7. 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肥胖、内分泌紊乱:定期或每周启动“快速”模式进行多导联记录,就诊时将结果交医师分析,保存结果建立数据库,观察心电的动态变化,及时发现异常。
  8. 诊断明确的所有心脏病患者:锻炼、运动时启动“监护”模式进行监护;或启动“动态”模式,感觉不适时进行手动标记,并及时就诊,将结果交医师分析。
  9. 中老年人运动时的心脏监护:启动“动态”模式,记录心电,在医师的指导、帮助下,制定合适运动量的运动计划;平时锻炼时,按照计划,可设定心率范围,启动监护模式,设定心率范围外会出现声光报警。
  10. 临床科研:启动“事件”模式进行记录,或启动“快速”模式进行多导联记录,进行疗效评估等科研。
  11. 运动员/学生体育训练、比赛:启动“动态”模式进行心电监护和记录,对训练和比赛前、后心电进行评估,能有效降低其心源性猝死的风险。

首页 | 关于我们 | 产品列表 | 新闻 | 下载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RSS | Google | XML | Blog
版权所有 2011 - 2020 深圳迪美泰数字医学技术有限公司